古今韶华 一“治”贯之
治,形声字,从水台声。古典中认为自水的初始处、基础、细小处开始,以水的特征为法,进行的修整、疏通、管理,是为治。治字虽与水伴生,但经过发展,逐渐脱离了单一与水的绑定,被授予了更多的意义,治在中国道教的开山原典《太平经》就提出元气治、自然治、法治等十治,如今更是有管理、惩办、医疗、从事研究等多种意思。随着治字含义的扩展延伸,治字在治国治家之中的地位也与日俱增,成了时代的弄潮儿。从春秋战国到清代,诸子百家和历代学者,都致力于思考“治”,追求“治”,他们将时代的主题转化为思想的主题,在身处其中以及视野所及的乱局中寻找“治”的出路。《氾论训》更是一言以蔽之:“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君王更是把安邦治国作为使命,把长治久安作为愿景。我们也习惯用贞观之治、文景之治形容盛世,天下大治形容安定和太平。
治字兴盛以来,一直得宠到今日,但是治字却没有因为人们的推崇而骄傲,而是保持着“吾道一以贯之”的初心,无论是治的字形演变、治的职责变化,在漫长岁月都没有产生大的动摇,这些都代表着治的如一性,也与治为长久之计对应。同时治字作为为国为民服务的手段,也一直是国家、人民所追寻的道路。所以,无论阅览何时中国文化的主要典籍,都充斥着“治”字以及与“治”字连接的词和句子,都包含着人们对治的探索与对治世之道的渴望。甚至在很多学者眼里“治”成为了学习的最终目的,他们不断把治学所得奉献于治,追求“夫学者之事,至乎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谓至矣”。在这个过程中,学与治之间的关系也演化为“治必本于学,学必施于治”。
古人对治世之道的执着在今日同样得到了延续,如今治依旧是国家兴盛的重中之重,我们常说党员干部要讲政治,常谈要依法治国、依规从严治党,我们把思想政治列为学习的必修课,主动出击治疗干部的“软骨病”“庸懒病”“腐败病”,在前进道路中以不断探索治标治本的大道,解锁国家发展的治理密码。
古语有言“有德无法则生乱,有法无德则生怨”。德治作为国家发展过程中人性的一环,是人民的是保障也是期盼,是治的主旋律甚至被称为是治的最高境界,“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把德治抓好也是培育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的力量,让治在潜移默化完成使命,也是对国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有力的支撑。但德治独木难支,需要法治开始施展作用,《吕氏春秋·察今》言“治国无法则乱”,《尹文子》指出“有法而能行,国不治,未之有也,这些都说明法治的不可或缺。我国在探索中让法治取代了法制,这看似只有一字之变却饱含乾坤,体现了一个成熟大党的战略眼光和胆识,是我们党治国方式上完成的一次历史性跨越。在党的推动下,法治的“种子”在我国沃土中开花结果、枝繁叶茂,“法与时转则治”照进现实,法与德共同维系着国家之治的稳定。
从德治、法治看,我国的治是历久的,但是如今的治更是弥新的。如今善治、智治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提供着更多治的方式,在治痛点、治难点上发挥着作用。善治让国家的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实现还政于民,赋予了公民更多机会和权利参与政府公共政策活动过程的同时,也可以有效保障公共政策对于公共性的维护,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根本要求。而智治作为新生产物,以科学的方式进行治理,条理更加清晰,赋予了治更多的计划性、可控性,同时智治将更多的科技,手段应用到治理中,使得治更高效率,并解决了很多以往无法处理的问题,是治中容易被接受并不断完善的新生力量。
如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中国之治”正在不断前行,建党百年的“中国之治”高度不断受到肯定、在实践中凸显更高的效力,相信“治”这个新时代的永恒考卷也必将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不断涌现高分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