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搏尊龙-人生就是博手机版基层故事

选调札记:做个地地道道的“本地”干部-人生就是搏尊龙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大泽镇潮透村选调生 邹云龙

共产党员网来稿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时间走得好快,不知不觉又到夏天,我到广东潮透村驻村也近一年。回顾这一年的驻村经历,既是从“门外汉”到“多面手”的“蜕变”,也是从“我可以吗?”到“让我来!”的“突破”。在这里,我度过了最淳朴的乡村生活,感受到最真挚的乡土人情,也感悟到最珍贵的基层经验。

学会“本地话”,用方言拉近群众距离。回想驻村首次走访村居,了解村情民情,那次是我与奖大爷的第一次相遇,我热情地打招呼说:“奖大爷早上好,初次见面请多多包涵!”大爷笑着对我说:“枣散,内来得咁早!”当时我不由地把目光望向村委会干部,表情上的疑惑让大爷明白了我听不懂本地方言,大爷紧接着说:“内这读书得后生仔有核识港百袜。”那天的经历让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讲本地方言,我深知语言是我们沟通的桥梁,也是我们的“粘合剂”,只有沟通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与群众打成一片。往后的日子,我先从常用语下手,跟着本地电台练习方言听读,并时常请教村委会干部本地方言的发音,渐渐地我会的方言词汇越来越多,有时还能连成句子,身边的同事连连夸我学得快,不过我也时常因为个别“蹩脚”词汇无法念出引得群众大笑,笑称我讲是“邹家话”,但我却“乐其所乐”,因为这些欢笑让他们更加了解我,也让我的方言越来越有“土味”。后来,我用逐渐流利的方言与奖大爷交流,并越来越投机,他欣喜我不是个戴眼镜的“书呆子”,而是真正愿意融入村集体大家庭的“乡娃子”。嘴里多点“土味”,才能更好贴近群众,学会“本地话”,才能更好地与群众话家常,拉近与群众间的距离,让平淡的语句充满“土”的温情。

干好“本地事”,用真情打通群众堵点。初到潮透村,途中很多村民看见我,不由地上下打量,并询问村干部这“细胳膊细腿”的“白面小子”是谁,村干部忙跟他们介绍,说这是村里刚来的选调生,大家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都可以找他。村民们打趣道:“这年轻的后生仔懂什么,我们给他活也不放心啊!”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随后的日子里,我忙请教同事村内工作,从学习上级指示政策到村庄自身规划,要求自己对村的情况了如指掌。同时我更改自身策略,主动出击,开始走街串巷,到一户户村户中去,并询问他们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难题,尽可能对每一户的基本情况都了然于心。通过一此次的走访入户,不仅令我了解了整个潮透村的基本情况,更拉近了我与村民的感情。渐渐地,会有村民主动找我询问事情办理,我明白我开始被村民们认可了,往后的日子,打印资料、解决矛盾、项目规划……找我办事的人越来越多,事情也越来越忙碌,因为他们相信我是在做他们的事,是努力做好他们事的人。选调生来到基层,是真正吃住在基层,只有离群众的“房门”更近,离群众的“琐事”更近,才能打通群众内心堵点,离群众的内心更近,真正做到选之于民、调之于任、生而为民。

做个“本地人”,用行动走进群众心间。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有时候我会觉得村里的娱乐设施太少,生活很无聊,但我的选调生师父却时常告诫我说:“不要忘记你的初心使命,来到这里,你就要踏踏实实做个‘本地人’,虽然我们工作在基层一线,但这些都将是你未来的养料,年轻人要多吃苦!”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我开始慢慢找寻乐趣,跟村里小朋友一起比赛清扫公园垃圾,看谁清理得又快又多;跟村民在大榕树下聊天,听他们讲村里的故事和上一辈的“快意恩仇”;跟村干部一起在傍晚爬石船山,走过他们儿时玩耍的山峰……我渐渐熟悉了村里的生活节奏,这些点点滴滴,使我与这个岭南小村有了难以割舍的情分,在这里,我感受到心中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周大娘时常笑着说:“我们村都姓周,而你姓邹,真是有缘啊,瞧瞧你,现在与大家熟的跟个本地人似的!”身处基层,就该怀着责任与担当,脚踏实地,以“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的冲劲,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嘘寒问暖,到群众最困难的地方排忧解难,心系“群众事”,做个“本地人”,用实际行动走进群众内心,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奉献青春力量。

发布人:岭南侨苗 发布时间:2024-7-2 09:31 阅读人次:4635

初审:向阳 编辑:宜倍 责编:李一画

共产党员网 人生就是搏尊龙的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