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踏步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生态之笔、产业之笔、人才之笔、服务之笔破题除冰,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奋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锦绣画卷”。
执“生态之笔”,以“绿水青山”为底色,绘就“万里蓝天白云游,绿野繁花无尽头”的“优美画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美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乡村振兴的优质资源”“要把乡村建设得更美丽,让日子越过越开心、越幸福”。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走绿色发展道路。要注重加强宣传教育,利用“村村响”广播、屋场会、入户等方式,号召群众提高环保意识,自觉爱护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生活生产方式;要处理好环境保护和乡村建设的关系,把绿色生态理念融入乡村建设中,在村庄规划、设计、建设等各环节,突出“原生态”,彰显“轻生活”,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让乡村的一花一木、一庭一院、一山一水成为最珍贵的“绿色红利”,绘就“推窗见景、美不胜收”的农村画卷。
执“产业之笔”,以“产业兴旺”为成色,绘就“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富足画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各级党委、广大党员干部要聚焦富民产业培育,坚持“因村制宜”原则,科学规划产业发展路径,按照“土特产”思路谋划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依托乡村独特资源优势,全面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农村的劳动力、土地等优势,采取有偿转让、承包、租赁、土地流转等形式,盘活当地资源,壮大集体经济。要加大绿色产业的引入,以“互联网+”的思维促进传统农产企业的发展,借助网络平台大力推介产品,让更多人知晓好产品,让产业的发展同时代的浪潮“同频共振”。
执“人才之笔”,以“海纳百川”为亮色,绘就“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生机画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人才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第一资源,要抓好“引才、育才、留才、成才”全链条管理,激活乡村人才建设“一池春水”。要全面摸排挖掘“土专家”,通过常态调研、组织推优等形式摸清人才底数,建立乡土人才智库和乡村人才储备力量。要搭建平台用好“田秀才”,建立以各类乡土人才为主体的种植、养殖、营销等专业合作社,把人才技术优势转化为特色产业发展优势,带动农民发展多元富民产业。要大力实施“头雁孵化计划”,积极引进农业技术推广员、农业职业经理人、农村电子商务师等各类复合型人才,增强乡村振兴人才“含金量”。要强化制度保障,在乡村人才子女教育、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等方面给予相应政策支持,解决其后顾之忧。
执“服务之笔”,以“民生幸福”为基色,绘就“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幸福画卷”。国以民而本,社稷亦为民而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乡村振兴,农民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广大党员干部一心装着广大人民群众,用最细致的服务和真诚的情感去温暖人心,增强与农民群众的鱼水深情。要传承弘扬好“四下基层”优良作风,主动“走下去”,与群众同坐“长板凳”、同说“乡土话”、同喝“一壶茶”,将对策办法“聚上来”,当好群众暖心“宣传员”“调查员”“调解员”“服务员”,有效破解群众关注的难点痛点。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弘扬公序良俗,及时处理群众的合理诉求,妥善化解基层矛盾纠纷,让急事难事琐事“足不出户”,让群众乐享“家门口的幸福”。
共产党员网 人生就是搏尊龙的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