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知求教十余载,筑梦乡村在未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基层农村日新月异,这离不开每一名基层干部的默默付出和辛勤努力,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作为基层选调生、典型的“三门”干部,我们要崇尚榜样、对标榜样,向榜样看齐、与榜样同行,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的姿态,拉紧干群齐上阵的共同纽带,助力乡村振兴新辉煌。我所追求的榜样,是我所驻村的党支部书记——田书记,他是我的第一位基层老师。
与榜样同行,提升兴农富农的基层本领。基层是干部成长的大熔炉、成才的大课堂、成事的大舞台。我们要在基层这个“大熔炉”中千锤百炼、磨杵成针,筑牢干事创业的基层本领。步入花甲之年的田书记,仍然保持好学的精神、认真的态度、高涨的热情。上任伊始,他便立足村庄实际,向上求助农业技术人员指导,向下寻求父老乡亲筹谋划策。牵头成立合作社,打造百亩丑梨园,突出“一村一业”。积极参与上级有关部门举办的农业培训,学习种植果树的知识,从“门外人”逐渐成为“行内人”,实现村集体增收致富。田书记的种种行动无时无刻不在感染我、激励我、督促我。我们要向榜样学习,躬身力行、实干为先,保持学习的态度和热情,特别是针对于“三农”知识,要下苦功夫、求得真学问。驻村以后,与田书记同行,步入田间地头向农民大叔求实践,了解自然规律;参与参加农业培训活动,学习科学理论,通过切身行动,提升兴农富农本领,助力产业振兴。
与榜样同行,解决错综复杂的基层问题。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初入基层,我面对这些棘手的问题束手无策,难免有些落寞。基层老师田书记再一次为我解难答惑。他讲道,“小郑,村里的事、村民之间的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决,若干因素、若干关系、若干牵连都在其中干扰,咱们老一辈子的乡亲们,大多没有文化,单纯靠讲道理、谈理论也是没用的。”我们要向榜样学习,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聚焦村居满意度问题,驻村以后划分5个网格小组,创新推出“诸葛亮会”“小圆桌”等民生反馈会,一方面收集大家对于村集体发展的意见建议,另一方面针对邻里冲突、群众身边问题进行调解解决,发挥基层群众感情纽带的联系作用,确保“矛盾不过夜,问题不出村”。作为驻村选调生,我们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真抓实干的行动,主动融入基层治理的最前沿,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彻底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与榜样同行,夯实恳切为民的基层服务。“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驻村之初,田书记给我上的第一课便是“服务群众”课程。他讲道,“做一件事容易,但长期坚持做相同的一件事或几件事很难。”正如他帮助老年人修缮房屋、送医治病,自筹资金清雪铺路,帮助村集体开拓产业项目,工作的一幕幕汇聚成乡村美好画卷。服务群众不是短暂性的“脑加热”,而是持续性、长久性的“心发热”。我们要向榜样学习,要年年如一日般入户走访,要事无巨细般关心帮助,要穿针引线般解民忧、助民富。作为驻村选调生,身处基层要把握机遇,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切实了解基层乡村情况、调研基层乡村状况、发掘基层乡村潜力,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理念,常入田间地头走一走、坐一坐,常进百姓家中聊一聊、问一问,充分了解群众所需,竭尽全力实现群众所盼,聚力提升父老乡亲的幸福感、满意感、获得感。
与榜样同行,凝聚乡村振兴的基层民心。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工作干得行不行、政策落实好不好,关键看老百姓是否高兴、问题是否解决。田书记积极拓展文化活动,全心投入文化振兴,提升村集体凝聚力。带头引领村“两委”班子、党员、村民代表筹划组织“福满家园”元宵节大活报活动、“情暖金秋”重阳节活动、“爱在侯家”迎新春活动等丰富村民精神生活的集体活动,提振村民精神,打造侯家村文化宣传主阵地。作为驻村选调生,与村史馆负责人筹划健全村史展馆,成立志愿服务队,进一步细化展馆区域、优化展馆布局、充实展馆内容,把文化集中、把村史具现。回头看近八个月的驻村日记,归纳总结出更多老年人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缺少陪伴,中年人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就业机会不充足、就业岗位不稳定。因此,我们要转化榜样经验,力克现有突出矛盾,创新创造更多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收集整理近地区工作机会,发挥“契约化 信用”模式作用,增加村民收入、提供季节性就业岗位,解决矛盾问题。
与榜样同行,始终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向下扎根、向阳生长,在平凡的岗位中做出不平凡的事迹。
共产党员网 人生就是搏尊龙的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