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兴务实之风,抓好调查研究,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下功夫。”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扎实开展好调查研究,必须始终走在“调上”,躬身迈步捞出民情民意、抽丝剥茧取出真经真招、担当担责干出实绩实效,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查在“调上”,在“躬身践履、踱步寻方”中捞出民情民意。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在贯彻落实过程中有没有“水土不服”,是不是契合民意,群众心里最清楚,最有发言权。只有深入群众,把真实情况掌握得更全面一些,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认识得更深刻一些,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抓住根本、产生思路、提出对策、解决问题。党员干部要将问题导向作为调查的脚步方向,发扬“事必躬亲”的作风、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多到工作梗阻、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深蹲真蹲,勤到反映问题的群众家中去探访走访,站一站田间地、坐一坐小板凳,从一句句通俗易懂的“乡音土话”中、一处处关乎民生的“细枝末节”里,搞清群众的诉求和愿景是什么、找准停滞发展的困难和短板在哪里,扎实掌握最鲜活、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为后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研在“点上”,在“解剖麻雀、抽丝剥茧”中取出真经真招。“调”以务实、“研”需致用,情况搞清楚了,就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想出来的点子、举措、方案符合实际情况,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人民群众有无穷智慧,基层实践有万千高招,党员干部想点子、做研究、提对策,绝不能关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必须深入基层、贴近群众,虚心求教、用心求解,在与群众心贴心交流、和困难面对面“交锋”中查清“病症”、找准“病因”。要抓住问题的重点难点,善用“显微镜”和“放大镜”分清问题层次、大小、难易状况,既要分析面上情况、又要剖析点上现状;既要“解剖麻雀”、更要“抽剥丝茧”。要自觉拜人民为师,主动向能者请教、向智者问策,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中取得“真经”、摸出“活鱼”,才能让提出的对策顺应民意、解决问题、推动工作。
落在“实处”,在“压茬推进、逐项销号”中干出实绩实效。调查研究的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根本任务还是要解决好问题。如果只调查不研究、只研究不落实,高开低走、虎头蛇尾,将调研成果“束之高阁”,不仅疏远了干群关系,也不利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党员干部要做好调研成果的交流、转化和应用,聚焦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教育医疗、民生改善等重点行业、关键领域,明确方向和步骤,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等多种手段,一步步展开、一茬茬推进、一项项落实,集中力量化解一批基层表现突出、百姓反响热烈的“顽疾痼瘴”。同时要将“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对那些已经解决了的问题、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持续跟踪、常态问效、狠抓到底,确保问题不反弹、不反复,真正做到开展一项调研、破解一类难题、促进一方发展。
共产党员网 人生就是搏尊龙的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