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近日,人民日报全文刊发题为《扑下身子“迎考” 沉到一线“解题”——解码“浦江经验”》的报道,深情回顾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倡导并带头到基层接访群众形成的“浦江经验”,强调了“浦江经验”对广大党员干部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年来,“浦江经验”从浙江走向全国,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作为党员干部,更应从中汲取精神内涵,不断在基层治理中学习运用好“浦江经验”,解好基层治理难题,赓续走好这场持续二十年的为民之路。
民意在哪里?基层有答案。这是一份事关民意的善治密码。“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面对面做群众工作是最管用的方法,就是与老百姓“坐在一条板凳上、围在一张桌子上”研究问题、交流感情,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时至今日,“浦江经验”经过不断创新发展,已然成为密切联系群众、广泛收集意见、化解矛盾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经验,展现出了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折射出的是一种好传统、好作风。践行“浦江经验”,既要到基层矛盾多的地方去,也要到无远弗届的网络民意聚集地整合民意,瞄着问题去、迎着问题上、盯着问题抓,才能主动超前去化解问题,全力以赴发现一件解决好一件事,让“天下第一难事”成为拉近干部群众距离、赢得老百姓真心点赞的好事,将“浦江经验”的钻劲进行到底。
事情由谁来办?干部有行动。这是一份彰显担当的善治密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中国共产党永恒不变的初心使命,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传承弘扬“浦江经验”,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好信访这个“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尤其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从“关键少数”向“绝大多数”普及,让各级党员干部成为民情民意的“瞭望哨”。可以说,下访接待群众就是一场对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大考,来访群众是考官,信访案件是考题,群众满意是答案。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包难案、化积案,各责任单位全力解难题,采取签订责任书、交办清单、定期通报、跟踪督办、限期办结等方式,在思想观念上“破冰”,主动跳出“舒适区”,持续加大督促督办力度,以清单式管理推动重复信访、信访积案清仓见底,做到“大管家”“店小二”身份兼顾,让“浦江经验”焕发新光彩。
问题要如何解?被动变主动。这是一份为民表率的善治密码。“浦江经验”注重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强调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以问题的现场解决来增强群众的满意感、获得感。传承发扬“浦江经验”要更善于从源头处发力,关口前移、兜底化解,让“坐着等上门”变“主动向下问”、“被动挨打”变“主动出击”、“各自为战”变“协同作战”,以此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问题、一般性问题演变成信访突出问题。党员干部应从“浦江经验”中体悟“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做到面对困难不推诿逃避、畏缩闪躲、犹豫观望,主动上前接“烫手山芋”、啃“硬骨头”、善攻“疑难杂症”,切记办好民生实事,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更不能“到此一游”“走过场”,才能更好推动实施好民生政策提标扩面,用心用情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