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9月5日邓小平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第一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转眼三十四年过去,我国经过几代人接续奋斗,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也成为了科学技术大国。但是这不意味着高枕无忧,我国在一些科学技术领域依旧存在着“摸不清”“卡脖子”问题,为了应对如今复杂环境,我们更加应该重视科学技术发展,牵着科学技术“牛鼻子”继续走,让这个第一生产力为新发展、新征程不断注能。
牵着科学技术“牛鼻子”继续走,就是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当闭门造车的自满者,不做闭关锁国的自大者。清朝统治者的眼睛里连一列火车都容不下去,闭关锁国自然也就应付不了火枪火炮,天朝上国的美梦最终成为了落伍挨打的噩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不同城市、不同国家间展开科学技术的深度交流与合作,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实现了互利共赢,真正告别了产业革命落后者的称谓。而改革开放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催化剂,它让科学技术者从“摸着石头过河”变成踏着有计划、有目标的步伐前进,让科学技术者不再单纯看“井底的风景”,从而能更好地去认清现状、找到差距、学习先进、激励自身、开创未来。在今后,我们更是要坚定支持拥护改革开放,让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有机统一,把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有效结合,不断在学习、交流、反思中下好科学技术的关键子,让科学技术在新发展的这盘棋不断发挥更大作用。
牵着科学技术“牛鼻子”继续走,就是要坚持创新探索,不当拿来主义的慵懒者,不做平庸消极的无为者。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如果只靠吃老本必然会落后,必然受牵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而能不能以创新占领科学技术高地,就考验着我们的思维够不够活跃,能不能发现新问题、找到新办法、突破新技术、实现新跨越。这需要我们主动培育创新产业集群,赢得发展主动权,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从而带动科学技术以“加速度”进展。在新征程要不断推动创新能力发展以适应科学技术需要,让创新做科学技术的“动力引擎”,实现破除发展瓶颈、汇聚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告别科学技术只走旧路、只模仿效颦的窘境,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中不断出新、不断升级,向陌生地带、短板之处大胆探索、细心研究,让创新带动我国科学技术走在世界前列。
牵着科学技术“牛鼻子”继续走,就是要坚持培养人才,不当后继无人的贫困者,不做不舍分毫的吝啬者。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推动,如果没有人才,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成了“一潭死水”,如果后继无人,就可能导致所谓的兴盛只是“昙花一现”。我们要让专注人才育成的“精雕细琢”,完善科学技术的人才培育工作体系。通过加强与高等院校合作,有针对性定向培养刚需人才,补齐科技人才短板缺项。同时完善区域内、地区间人才交流合作,产生“共智效应”,破除人才发展桎梏,让人才能够协同进步。在对待人才上,国家也要不断完善人才机制,让科技人才真正学有所得、劳有所获,同时以高质量的措施保障和精准暖心的服务让人才免除后顾之忧。我们科学技术者自身更是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久久为功地磨炼自己的十年一剑,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实现越来越多“从1到多”的跨越,为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注入前行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