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土火炉”,是一日之计在于晨的开始,是温暖每个四季前进的力量,也是梦想起飞映红美好生活的见证!
这次老屋翻修,回家时不经意间,看见院子一个角落里被遗弃的“土火炉”,心头突然一颤,一股心酸涌上心头,悄悄走过去蹲下身,轻轻抚摸着伴我走过半生的老物件,闭上眼感受着泥土的芬芳,就好像父亲站在身旁。父亲离开我已经三年了,可这一刻“土火炉”的存在,让我翻开了记忆的长卷,我仿佛再一次喝到了父亲用“土火炉”烧出的甘甜茶水,仿佛看见父亲的“土火炉”发出红彤彤的光芒,温暖着我们一个又一个寒冬,也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
父亲的“土火炉”形态特异,样子犹如鼎,但又不是鼎的形状,主要用泥巴做成,下面有三只腿,腿上面放一个大圆盘,圆盘三分之二处用土泥巴砌成三个高耸的“驼峰”,中间全是空的,底部大,前面留有缺口,“土火炉”平台中间有个小圆孔,生火烧柴时透气通风的,烧火炉的柴火灰也可以从孔中往下漏掉或掏掉。就这样看似简单的东西,却承载了他一生的温暖和最无私的爱。
父亲的“土火炉”——迎着朝阳升起和每个人的笑脸,开启了新的一天。每天起床最早的一定是父亲,这是他老人家生前一辈子养成的好习惯。天际边泛起鱼肚白时,父亲就起床,开始搬弄他的“土火炉”,放在屋子的中间,拿来秸秆做火引,划开一根火柴点燃,然后上面放上干木棒,随着青烟四起,伴着阵阵咳声,火苗上窜,炉里的火就燃起来了,“驼峰”上放好小茶壶,放入些许茶叶,舀一瓢水开始烧,等烧水的功夫,父亲就开始洗每个人的小茶碗,这时我们也纷纷起床开始洗漱,然后全家人围坐在“土火炉”旁,你一言我一句,品尝着父亲的茶艺,笑声充满整个小屋,新的一天就这样被开启了。
父亲的“土火炉”——火光升起的地方,总有前进的力量。父亲是一位很勤快的农民,平时十分重视拾掇干柴,农闲时,总是把平时拾掇回来的干柴用斧头劈成一个个短小节,堆放在柴火房。在我们家里,“土火炉”用的干柴从来没有缺过,即使天阴下雨,甚至大雪天,“土火炉”烧的干柴也会有的,这主要得益于平常父亲的拾掇柴火;因此,父亲生前用“土火炉”烧开滚烫的茶水,始终没有间断。正像父亲生前常给我们几兄弟讲的一句话:“过日子就要想到平时收拾忙时用,就像你们读书,平时多看、多学、多积累,到时候也一定不会差。”拾掇好柴火,“土火炉”里的火光常年才会升起,我们也认真聆听着父亲朴实的训话、谆谆教导,迎着光的方向,感受着炉火的温暖,给自己前进的力量。
父亲的“土火炉”——火焰中的笑脸,映红了今日的好日子。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记忆中“土火炉”映红的土屋历历在目,一闪一闪的火焰中全家人的笑脸依旧清晰可见。随着乡村振兴的步伐,父亲的“土火炉”慢慢退出了时代的舞台,烟熏火燎的日子也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液气炉、电磁炉、养生壶。看着院外的景色,田地金黄小麦有机器快速地收着,水泥的公路上有不少年轻人聚在一起聊天,宽阔的田埂上有背着书包正在打闹的学生们,最远处那一片片绿油油的田里,是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实验田,田里也立起几个鲜红的大字——“为小康而奋斗!”这正如父亲“土火炉”里燃烧的火焰,看着这些,我情不自禁地笑了,眼角的皱纹里有数不清的故事,说不清的舒适与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