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事不干善加戏,业务不行善花活”,在基层工作中,不乏这样一类干部:搞花头、画大饼不遗余力,干实业、出成果力不从心。这不仅浪费了干部与群众的时间精力,也时刻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基层是国家治理、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任由“花头干部”我行我素,只会不断侵蚀架空干事创业的坚实根基。因此,要改善“花”而不实消极现象,必须从完善干部考评制度上入手,严格落实干部考核过程中精准识别、日常监管和制度完善等方面,才能让基层干部实现从善“开花”向能“结果”的良性转变。
树立正确导向,揭开“花头干部”华丽伪装。“只会来事,不会干事”“对上逢迎,擅搞形式”“善唱高调,善于表演”……一些干部把干事创业、为民服务的使命宗旨远远地抛在了身后,将大部分的时间精力乐此不疲地花费在了谄媚奉承、投机取巧、弄虚作假上面。对于这些眼睛向上、脚不沾地的“花头干部”,组织部门在落实干部考核时,应当清晰把握其本质。要有意识做好干部的合理分类,精准识别哪些干部“花团锦簇”却“颗粒无收”,哪些干部脚踏实地并“硕果累累”。要有意识地关注重用“老黄牛”式的实干干部,树立起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并以更为严苛的评价体系果断揭开“花头干部”们的华丽伪装,让其无所遁形、原形毕露。
抓住关键少数,收紧“花头干部”发挥空间。“花头干部”们乐此不疲地包装自己,正是因为在迎合个别领导喜好、吸引上级注意中尝到了甜头。个别领导在考核评优、人员调整等重要决定上存在着“一言堂”作风,那些与自己关系亲近的、打过招呼的、恭维奉承的属下少不了要特殊关照,从而助长推动了“领导至上”观念。对此,根治“花头干部”,就要彻底扭转此类畸形观念,关键在于抓好领导干部这些“关键少数”。既要求领导干部们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扬、完善自身民主素养,扫除自身暴露的“不良诱饵”。更要练就干部识别选用的“火眼金睛”,不留情面打压杜绝工作中的“伪勤奋”“伪敬业”“伪创新”行为,将真正的舞台分给那些能力出众、能出成果的实干干部,彻底杜绝基层干部“不干实事、成天围着领导转”的不良现象。
完善考核制度,凸显“实干干部”高光成绩。让“花头干部”无所遁形,必须建立公开透明、科学完善的考核管理制度。要尽可能地将干部工作的实绩实效亮出来,让常态化的晒工作、晒进度、晒成果逐渐成为干部考核时的“清单凭证”。也要不断完善干部干事创业的容错机制,落实优化干部试错犯错的追责问责体系,对于踏实做事、大胆创新的干部,要适当秉持宽容态度,对于那些不犯错干部,也要有意识摸底调查其实际落实情况,实现干部考核的公平公正、多维考量。此外,在开展干部考核时,组织部门也要合理突破传统的谈话、填表推荐等方式,多开展一些“微服私访”,积极开展深入走访,广泛采纳单位同事、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全方位了解干部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