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一个以美食为主要拍摄题材的网红博主,走出国门,红遍海外。“人红是非多。”最近几天,她又火了,网络上关于她的视频是不是文化输出等话题引发了大量讨论。笔者有点跟不上潮流,属于“后知后觉”型,前几天无意中看到了她拍摄的视频,勾起了很多小时候的回忆,感慨颇多,也想趁此机会为李子柒说几句“公道话”。
李子柒拍摄的视频,堪称优秀的教材。众所周知,中国学生的知识大多是来自书本,真正走出户外、亲近自然、认识自然是不够的,以至于某些小孩甚至成年人不认识稻谷、小麦、高粱、油菜等农作物,更不知道它们是怎么生长的、餐桌上的食物到底是怎么来的。在现实中,很多家长陷入了只能板起脸孔教育小孩“粒粒皆辛苦”,而小孩子“屡教不改”的尴尬处境。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放下了农具,他们不再指望靠土地“养家糊口”,自然而然,很多关于农业生产的知识将会慢慢消失。李子柒可以从“春种一粒粟”拍到“秋收万颗子”,再到做成各种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这本身就把整个过程具象化了,减少了沟通的障碍,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学习途径。作为家长,我想说一声“谢谢”。
再谈视频内容,她的视频充满正能量,并且富有美感。当前,短视频异常火爆,很多人埋头苦“看”,根本停不下来,但看过之后往往有一种空虚感,久而久之,会发现内容同质化严重,逐渐出现审美疲劳。相比之下,李子柒有自己的鲜明风格。首先她选择以美食为切入点。因为不管是先贤所谓“食色,性也”,还是凡人所说“要想得到一个人的心,先得到一个人的胃”,都充分说明了大多数人对美食是无法拒绝的。其次,她懂得统筹协调、扬长避短,有耐心,沉得住气。李子柒从小在农村长大,熟悉“生产流程”,为挖掘农村题材奠定了基础,所以她能准确选择在各个重要节点比如节气上积累素材,最后再剪辑整理形成所需要的不同内容的视频。她对互联网有一定了解和研究,能够抓住短视频发展机遇,并敢闯敢干;有颜值,自带古典气息,她常常穿着古装拍摄;善于学习,动手能力强,视频内容非常丰富,4月酿枇杷酒,5月酿樱桃酒,7月做七巧饼,8月做苏式鲜肉月饼等等,无一不展现出勤劳、积极、乐观的一面;但文案可能是“弱项”,所以她不会选择与“舌尖上的中国”这类节目硬刚,而是走自己的路。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认同并“享受”视频内容,因为中国有几千年的灿烂的农耕文明。这些文明已经内化为我们的文化基因,我们不应妄自尊大,更不应妄自菲薄,我们应该坚定文化自信。虽然我们不擅长蒸汽朋克类的工业文明,就像观看美国大片,看到的是高楼林立,听到的是马达的轰鸣声,害怕的是某一天机器人会否“觉醒”,但是我们只会满足于视听享受,精神上的触动往往很小。但我们从小学习唐诗宋词,我们能够轻松进入金庸的武侠世界,能够从李子柒的视频里看到“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能感受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悠远意境,能够引起共鸣。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很多人不关注视频本身的价值,有意无意“攻击”别人的短处,不免有求全之虞。李子柒选择呈现出了农村美的一面,这只是审美和角度问题。只要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特别是南方丘陵这样环境比较恶劣的地方,面朝黄土背朝天、缺水、靠天吃饭、“入不敷出”本身就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农村生活确实很艰辛,但你不能否认农村的鸟语花香,空气清新,吃着真正的绿色有机蔬菜,在辛勤劳作后收获时的喜悦等等美好的一面。“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她的视频能给很多处于高强度、快节奏工作状态的人“降压”。至于一些人纠结于“团队”问题,笔者认为,李子柒本人是很有诚意的,也对相关疑问给出了答复。“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一起拍出优质视频,对创作者和观众而言就是双赢。这个社会的价值观日趋多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应该更多地释放善意,更多地理解和包容。
如今,单就视频影响力而言,1个李子柒超过了cnn、cgtn。李子柒的视频无疑打开了一扇“民间窗口”,让更多外国人看到中国的另一面,有了深入了解中国的兴趣。这样的“李子柒”,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