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幼时,不知何为乡愁,因为身在那座小城;求学时,初识乡愁,因为与父母相隔千里;长大后,身处异乡,感悟乡愁,它是亲情、是责任,是迷途的指南针、是爱的避风港,更是我作为一名组织干部奋斗的强磁场,指引着我永葆那颗温润的初心,始终奔往群众向往的幸福远方。
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牵挂,侵润着亲情的初心。正如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中所写,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大学期间,远离家乡,有着对亲人的思念,还夹杂着青春的迷茫,但当我认识到,我身边优秀的老师和同学都是共产党员时,我的内心是那么得憧憬与向往,我在时常与家人的通话中说到,如果我表现得再好点就有机会加入中国共产党了,电话中传来的是父母的欣慰和鼓励,让我以爷爷这名老党员为榜样,用努力的汗水、优异的表现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循着自己那颗初心,大二时,我终于加入了心心念念的党组织,并暗自承诺,永远要以高标准严要求工作学习,要自己符合这光荣的称号。
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教诲,侵润着成长的初心。毕业后,经历过岗位的不断改变,但不变的是牢记父母师长的教诲,不忘的是自己为什么出发。无论是三年的大学生村官生涯,帮助处理家长里短、邻里纷争,与致富能手共同谋划致富出路;还是两年的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法律援助、纠纷调解,与律师民警共同为和谐安定起早贪黑;亦或是现在在组织部的光下,秉持着今天再晚也是早的干事精神,为地方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力量。一晃五年过去了,正好借此次主题教育的契机,让我重拾自己的那颗初心,那就是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就我个人而言,就是要立足岗位,用更高的标准、更细的要求、更实的举措,浇灌青春之花,在组织工作中争相绽放。
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寄语,侵润着奋斗的初心。总会有一些人问我,你们组工干部为何总是要夙夜在公?不这样就不行吗?其实,面对不解,我也很认真地思考过,我想在工作的不断推移中,我逐渐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我想那就是责任、奉献与担当,组织部的工作重要性不言而喻,肩负着选育管用一方干部的重任,地方的基层党组织力量强不强、经济富不富,组织部的工作扮演着关键作用,正是他们以高标准、严要求对待工作,以低标准、差不多对待生活,戒掉了不必要的社交,牺牲陪伴家人的时光,以奋斗的姿态,始终在前行的路上奔跑,正是这种“我将无我,不负青春”的担当,让组工干部在平凡的岗位上燃起燎原之势,让青春在组织部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时光在变,乡愁不变;岗位在变,初心不变,我相信只要我们广大年轻干部的信念坚定、信仰纯粹,就一定会用实际行动诠释初心的真谛,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上“拒作蜗牛,勇作奔牛,甘为孺子牛”。